26Fall 美本申请最新动向!政策剧变下的机遇与挑战
2026 年秋季入学的美本申请即将拉开帷幕,随着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全面调整,这一申请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机遇。以下从六大核心维度解析最新动向,助你精准把握申请节奏。
1. 标化考试政策全面回调
继疫情期间大规模推行 "Test-Optional" 后,2025-26 申请季迎来政策拐点。斯坦福、宾夕法尼亚、康奈尔等多所 Top30 名校明确恢复 SAT/ACT 强制提交要求:
• 斯坦福大学:2026 年恢复强制提交 SAT/ACT,SAT 总分建议 1450-1590 分,数学部分需 730-800分。招生官强调 "标化是评估学术潜力的重要依据",官网数据显示近三年录取者中 92% 提交了 SAT≥1500 的成绩。
(截图自 Stanford 官网)
• 宾夕法尼亚大学:在 2025 年 5 月发布的公告中明确,2026Fall 申请者必须提交 SAT 或 ACT 成绩。校方表示,标准化考试能 “为综合评估提供更全面的学术基准”,尤其在评估数学、批判性思维能力时具有不可替代性。数据显示,宾大工程学院录取者的 SAT 数学均分达 760+,沃顿商学院申请者的阅读与写作部分均分超 750 分。
(截图自 Penn 官网)
• 康奈尔大学:作为藤校中规模较大的院校,康奈尔从 2026Fall 起恢复所有学院的标化强制要求。不同学院分数偏好差异明显: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 SAT 中位数 1420-1520 分,工程学院则高达 1490-1550分,计算机科学专业申请者的数学单项均分超 780 分。校方特别说明,“标化成绩有助于平衡不同高中的评分差异”。
(截图自 Cornell 官网)
2. Common App 系统更新要点
Common App(CA 系统)在 26Fall 申请季迎来重要调整,主要集中在 “附加信息” 板块,文书主题保持稳定,整体更强调表达的精准性。CA 系统 2026 申请季的 7 个核心文书题目(Essay Prompts)与往年一致,涵盖个人成长、挑战经历、领导力、兴趣热情等经典方向,具体包括:
(1)描述一个对你有重大影响的背景、身份、兴趣或天赋;
(2)讲述一次你面对挑战、挫折或失败的经历及从中获得的启示;
(3)描述一个你解决过或希望解决的问题,以及你采取的行动;
(4)分享一个对你意义深远的想法或概念,以及它如何影响你;
(5)讨论一项成就、事件或顿悟如何改变你的思维方式;
(6)描述你与他人的一次分歧及你从中学到的东西;
(7)自选主题,分享一个未被上述题目涵盖的内容。
(截图自 Common App 官网)
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,CA 系统的 “附加信息(Additional Information)” 板块有两处关键变化:
• 名称与内容扩容:原 “社区影响(Community Disruption)” 更名为 “挑战与境遇(Challenges and Circumstances)”,覆盖范围从社区层面扩展到个人可能经历的更广泛挑战,如歧视、战争、家庭变故、健康问题等,更全面地接纳申请者的特殊经历说明。
(截图自 Common App 官网)
• 字数限制收紧:新生回答字数从 650 字缩减至 300 字,转学生从 3500 字减至 1500 字。校方明确表示,此举旨在 “避免冗长描述,鼓励用简洁语言突出核心信息”,需申请者提炼关键内容,避免重复主文书或活动列表中的信息。
(截图自 Common App 官网)
3. 扩招与缩招并存
多所院校通过扩招释放明确信号,甚至部分顶尖院校开启历史性扩招,为申请者带来结构性机会,但不同院校的扩招方向和受众存在差异:
• 斯坦福大学:作为 50 年来首次扩招的顶尖私校,斯坦福计划将本科生规模扩大 25%,新增约 150 个本科名额。扩招主要面向工程、计算机科学、生物科学等热门专业,以应对科技领域的人才需求增长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扩招与该校新校区建设同步推进,新增名额中约 30% 面向国际生,但竞争依然激烈 ——2025Fall 申请人数超 5.6 万,扩招后录取率预计仍低于 5%。
(截图自 StanfordDaily)
• 耶鲁大学:耶鲁在 324 年校史中第三次宣布扩招,从 2025 年秋季入学的 2029 届开始,每年新增 100 名本科生,其中国际生名额增加约 10 个。扩招方向聚焦于环境科学、全球事务等跨学科专业,并配套新建住宿学院以保障教学资源。校方强调,扩招 “不降低录取标准”,而是 “扩大优秀人才的选拔范围”。
(截图自 YaleNews)
• 莱斯大学:莱斯大学计划 2025 年扩招 20%,新增约 800 名本科生,是本次扩招幅度最大的顶尖私校之一。扩招重点偏向工程学院和商学院,同时通过增加奖学金预算(提升至每年 3 亿美元)吸引多元化背景学生。由于莱斯本科规模原本较小(约 4000 人),此次扩招对录取率的提升可能更明显 。
(截图自 Rice University 官网)
• 公立大学系统:公立校扩招规模更为显著,但国际生政策分化:
- 加州大学系统(UC):2030 年前新增 2 万个本科生名额,但国际生比例被压缩至 18% 以内,本州学生录取占比提升至 70% 以上,国际生竞争压力加剧;
- 佛罗里达大学、佐治亚理工学院、普渡大学:扩招幅度均超 10%,且对国际生相对友好(佛罗里达大学国际生占比约 12%),尤其欢迎理工科申请者;
- 德州农工大学、南佛罗里达大学等:依托州内经费支持,扩招重点面向工程、商科等应用型专业,国际生录取率较藤校更高。
与大规模扩招形成对比的是,部分藤校虽扩大招生规模,但录取率仍在低位徘徊,呈现 “扩招不扩录” 的特点:
• 普林斯顿大学:过去五年持续扩招,本科生总数从 5400 人增至 5900 人,但 2025Fall 申请人数突破 5.7 万,录取率稳定在 4% 左右。校方表示,“扩招是为了匹配教学资源增长,而非降低选拔标准”;
• 康奈尔大学:作为藤校中规模最大的院校,2025 年扩招 13.3%,但工程学院、计算机科学等热门专业录取率仍低于 8%,且国际生录取率(约 10%)显著低于本土学生(约 20%)。
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:扩招幅度跟不上申请人数的增长 —— 近五年美国 Top30 院校的申请人数平均增幅达 35%,远超 10%-20% 的扩招比例,导致 “僧多粥少” 的局面持续。
4. 经济资助力度空前
随着美国高校对优秀人才的竞争加剧,26Fall 申请季的经济资助政策呈现 “力度升级、覆盖扩面” 的特点。从顶尖私校到公立强校,均在学费减免、奖学金额度、资助范围上推出新政,尤其对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国际生释放利好信号。
多所藤校及顶尖私立大学大幅调整资助政策,通过提高收入豁免线、取消贷款要求等方式,降低经济门槛对优秀学生的限制:
• 哈佛大学:2025 年 5 月,哈佛官宣 2026Fall 起将学费全免的家庭收入门槛从 18 万美元提升至 20 万美元,覆盖约 60% 的本科生家庭。具体政策包括:
- 家庭年收入 < 20 万美元:学费全免(每年约 5.7 万美元);
- 家庭年收入 < 15 万美元:除学费外,住宿费可减免 50%;
- 家庭年收入 < 6.5 万美元:学费、住宿、餐饮等所有费用全免。
作为少数实行 “Need-Blind” 国际招生政策的高校,哈佛对国际生的资助与本土学生完全一致,2025 年国际生平均资助金额达 6.2 万美元。
(截图自 Harvard University 官网)
• MIT 的资助政策堪称 “天花板级”:
- 家庭年收入 < 20 万美元:学费全免(每年约 5.9 万美元);
- 家庭年收入 <10 万美元:覆盖全部开支(含学费、住宿、餐饮、教材及个人费用,年均约 8.5 万美元),且无贷款要求,仅通过奖学金和校内工作实现 “零负债”。
该校对国际生同样实行 “Need-Blind” 政策,2025 年数据显示,约 70% 的国际生获得全额或部分资助,平均资助额达 7.8 万美元。
(截图自 MIT 官网)
• 耶鲁大学:配合扩招计划,耶鲁将 2026Fall 的资助预算提升 15%,重点调整:
- 家庭年收入 < 16 万美元:学费全免;
- 取消所有资助包中的贷款部分,改用奖学金替代,确保学生毕业时无负债;
- 为低收入家庭学生额外提供 “夏季研究基金”(每年约 5000 美元),支持学术实践。
公立大学虽受州政府经费限制,但仍通过专项基金扩大资助覆盖面,部分院校对国际生开放 merit-based 奖学金:
• 加州大学系统:针对本州学生,UC 系统推出 “加州承诺计划”:家庭年收入 < 8 万美元的本州学生可免学费,且提供食宿补贴(年均约 1.5 万美元)。对国际生,虽无基于需求的资助,但各分校设有专项奖学金(如 UC 伯克利的 “全球领袖奖学金”,每年最高 2 万美元),面向学术或领导力突出的申请者。
• 弗吉尼亚大学:作为 “公立常春藤”,弗吉尼亚大学对本州学生资助力度显著:家庭年收入 < 10 万美元的本州学生学费全免。对国际生,开放 “埃利奥特国际事务奖学金”(覆盖 50% 学费),每年约 20 个名额,侧重国际关系、商科等专业。
•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:依托州内资源,该校为低收入本州学生提供 “德州保障计划”(学费 + 食宿全免),同时为国际生设立 “工程卓越奖学金”(每年 1.5-3 万美元),主要面向理工科申请者,GPA3.8+、SAT1450 + 的学生竞争力较强。
5. 新兴交叉专业爆发式增长
随着科技革新与社会需求变化,26Fall 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呈现 “前沿化、交叉化” 趋势。多所顶尖院校新增或升级热门专业,尤其在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、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,为申请者提供了更多贴合未来发展的选择,例如:
• 宾夕法尼亚大学:推出全美首个 “商业人工智能” 本科专业,由沃顿商学院与工程学院联合授课,课程融合机器学习与商业决策,与亚马逊、麦肯锡等企业合作提供实践资源,培养 AI 战略与商业分析人才。
(截图自 Penn 官网)
• 卡内基梅隆大学:新增 “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” 方向,结合自然语言处理、设计思维课程,学生可参与谷歌、Meta 的 AI 伦理研究项目,毕业生起薪中位数超 12 万美元。
• 麻省理工学院(MIT):开设 “量子工程” 本科专业,是全美首个系统性量子科技学位项目,课程涵盖量子力学与芯片制造,与 IBM、英特尔合作提供科研机会,聚焦量子计算机研发人才培养。
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:开设 “生物医学工程与公共卫生” 双学位,课程涵盖基因编辑与传染病防控,毕业生多进入药企或世界卫生组织。
6. GPA 门槛持续攀升,新 “藤校” 亦是最佳选择
在 26Fall 申请中权重进一步提升,不同层级院校对 GPA 的要求呈现明显分层,直接影响申请竞争力。
• Top 10/15 院校:未加权 GPA 4.0 及以上是核心门槛。斯坦福、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录取者中,90% 以上未加权 GPA 达 4.0,且需搭配 5 门以上 AP/IB 高阶课程(如微积分 BC、物理 C)。
• Top 30 院校:未加权 GPA 3.9 及以上更具优势。康奈尔、南加州大学等院校数据显示,录取者平均 GPA 3.92,同时看重课程难度 —— 是否选修学校提供的最高阶课程(如 AP 多门 5 分),单纯高 GPA 但课程简单的申请者竞争力较弱。
• Top 30-50 院校:未加权 GPA 3.8 左右较为稳妥。如纽约大学、波士顿学院等,录取者平均 GPA 3.8,但若有突出的竞赛奖项、科研经历,3.7 + 也有机会,但需在文书中说明成绩波动原因(如特殊挑战)。
• Top 50 以下院校:GPA 低于 3.6 需警惕。除部分州内公立校(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对本州学生有倾斜),多数 Top 50-100 院校对国际生的 GPA 底线约 3.5,低于 3.6 的申请者需通过标化、活动等弥补,否则竞争力大幅下降。
在激烈的竞争下,福布斯 2025 年评选的 “新常春藤” 院校(10 所公立 + 10 所私立)成为热门选择。这些院校在学术实力、就业资源等方面媲美传统藤校,且部分院校扩招或录取政策更友好,为申请者提供多元路径。
• 公立常春藤:
- 佐治亚理工学院(佐治亚州)
- 普渡大学(印第安纳州)
-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(得克萨斯州)
- 美国军事学院(纽约州)
-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(伊利诺伊州)
-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(密歇根州)
-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(北卡罗来纳州)
- 匹兹堡大学(宾夕法尼亚州)
- 弗吉尼亚大学(弗吉尼亚州)
- 威廉玛丽学院(弗吉尼亚州)
• 私立新常春藤:
- 卡内基梅隆大学(宾夕法尼亚州)
- 埃默里大学(佐治亚州)
- 乔治敦大学(华盛顿特区)
- 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(马里兰州)
- 西北大学(伊利诺伊州)
- 莱斯大学(得克萨斯州)
- 塔夫茨大学(马萨诸塞州)
- 圣母大学(印第安纳州)
- 范德堡大学(田纳西州)
-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(密苏里州)
OFFER Education
想要在 26Fall 的申请中脱颖而出?奥弗尔教育可为您提供全链条专业支持:
✅ 顶尖资源加持:普林斯顿、哈佛等前招生官团队亲授录取逻辑,MIT / 藤校教授定制学术规划,精准匹配院校偏好;
✅ 全流程个性化服务:从早期背景提升(科研 / 竞赛 / 文书)到选校策略制定,再到签证指导与行前规划,覆盖申请全周期;
✅ 硬核录取战绩:98% 整体录取率,88% TOP 100 院校录取率,近年助力学生斩获 UC 伯克利、康奈尔、约翰斯・霍普金斯等顶尖名校 offer;
✅ 特色项目覆盖广:STEM / 艺术 / 商科等多领域专项规划,支持本科定制申请、转学 VIP 服务,更有独家招生官 1v1 文书精修。
即刻开启精准规划:
奥弗尔教育 —— 以为留学生提供最细心最优质的服务为理念。